複盤:整車估值低位,把握高端化、智能化和出海帶來的估值重構
長期來看:①目前中高端市場自主市占率仍處於較低水平,但中高端車型盈利能力遠優於低端產品,伴隨著智能化加速滲透,自主有望在中高端市場加速國產替代進程。②2025年各家車企陸續開啟端到端大模型上車,智駕體驗呈現代際化差異,類似於電動化滲透率快速提升帶來的格局重塑和整車估值重構有望複刻。③出海進入2.0節點,由產品出海到產能出海有望提升盈利水平。優選出海/智能化/高端化標的。
中低端市場:加速合資油車國產替代,看好強技術、強產品周期布局的企業
20W以下自主市占率達75%,新能源滲透率超40%。看好智駕下沉帶來的產品力提升、強產品周期驅動的份額向上
投資建議:建議關注【】、【吉利】、【長安】等。
高端市場:加速BBA份額替代
20W以上市場份額約800萬輛,2024年自主市占率僅31%。伴隨著智駕平權和電動化加速背景下自主產品力持續提升,以及合資價格向下 銷量下滑帶來的經銷商退網,自主有望加速國產替代。
投資建議:建議關注【極氪】、華為係【】、【】、【江淮】、【理想】、【小米】。
智能化:高階智駕滲透率快速普及,有望複刻電動化浪潮下的格局和估值重構
國內L3立法逐漸明晰,高階智駕滲透率提升加速,開啟端到端智駕 L3落地元年。
投資建議:建議關注【比亞迪】、【理想】、【小鵬】。
出海:出海進入產能出海的2.0時代,海外盈利有望持續提升
2025年乘用車出口規模預計達約500萬輛,麵對海外政策的不確定性,車企加速海外產能布局,本土化生產和關稅壓力減輕有望帶動銷量 盈利能力向上
投資建議:建議關注【比亞迪】、【】風險提示:電動車銷量不及預期、國際關係變化超預期、資源品價格變動超預期、新技術兌現不及預期、測算存在主觀性